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 > 高血压  >正文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
  • 2014-10-07 10:24:26
  • 巧巧
  • 1075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已逐步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心脑血管病死亡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因此,知道高血压分级有所必要,了解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治疗和管理工作也很重要。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

一、高血压的检出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俗称“无声杀手”

(一)血压测量

1.血压测量的重要性血压值是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估及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测量的血压值应当准确。

2.血压测量要点

(1)应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2)规范血压测量操作程序,如实记录血压数值。

(3)测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被测者取坐位,测压时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

(4)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5)听诊以柯氏音第一音为收缩压,以柯氏音第五音为舒张压。

二、有计划的测量成人血压有计划的测量辖区内全部成年人的血压,建议正常成人至少每2年测量血压1次。

三、机会性筛查

a)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者。

b)利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如老年活动站、单位医务室、居委会、血压测量站等测量血压。

c)通过各类从业人员体检,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基线调查等机会筛查血压。

四、重点人群筛查

a)在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对35岁以上的首诊患者应测量血压。更需要了解高血压分级的知识。

b)高血压易患人群(如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筛查,建议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分级多了解。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


相关阅读
高血压绿色通道

健康饮食 健康养生 减肥瘦身

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微信好友
微信朋友圈
网易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