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大全 > 骨科 > 筋膜炎  >正文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 2014-12-03 09:54:44
  • 华欣
  • 2339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病因

坏死性筋膜炎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随着厌氧菌培养技术的发展,证实厌氧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坏死性筋膜炎常是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作用的结果。坏死性筋膜炎常伴有全身和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损害,如继发于擦伤、挫伤、昆虫叮咬等皮肤轻度损伤后,空腔脏器手术后,肛周脓肿引流、拔牙、腹腔镜操作后,甚至是注射后(多在注射毒品后)均可发生。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好发本病。那么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是外科危重急症,其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尽早清创,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和全身支持治疗。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1.抗生素

坏死性筋膜炎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各种需氧菌和厌氧菌),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病情重,应联合应用抗生素。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2.清创引流

病变组织及周围存在着广泛的血管血栓,药物常难以到达,故积极、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3天无明显效果时,应立即手术治疗。彻底清创,充分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手术应彻底清除坏死筋膜和皮下组织,直至不能用手指分开组织为止。常用方法:

(1)切除感染部位的健康皮肤备用 清除坏死组织,清洗创面;行游离植皮,覆盖创面。此法可防止创面大量的血清渗出,有利于维持术后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

(2)在健康的皮肤上做多处纵形切开 清除坏死筋膜和脂肪组织,以3%双氧水、甲硝唑溶液或0.5%~1.5%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伤口,造成不利于厌氧菌生长的环境;然后用浸有抗生素药液的纱条湿敷,每4~6小时换药1次。换药时需探查有否皮肤、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分离情况存在,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扩大引流。

(3)择期行植皮术 皮肤缺损较大,难以自愈时,应待炎症消退后,择期行植皮术。手术操作中应注意健康筋膜的保护,损伤后易造成感染扩散。甲硝唑局部湿敷可延缓皮肤生长,不宜长期应用。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3.支持治疗

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者,可输注新鲜血、白蛋白或血浆;可采用鼻饲或静脉高营养、要素饮食等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4.高压氧治疗

近年来外科感染中合并厌氧菌的混合性感染日益增多,而高压氧对专性厌氧菌有效。须注意的是,虽然高压氧疗法可以降低患有坏死性筋膜炎病人的病死率,减少额外清创的需要,但该疗法绝不能取代外科清创和抗生素治疗。

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5.并发症的观察

在治疗全程中均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尿量,做血细胞比容、电解质、凝血机制、血气分析等检查,及时治疗心肾衰竭,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与休克的发生。

相关阅读
筋膜炎绿色通道

健康饮食 健康养生 减肥瘦身

分享

QQ好友
QQ空间
微信好友
微信朋友圈
网易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close